17777993397微信公众号:窦预空

宝瓶气是内法的基础,要在外法本尊相应了才修。

发表时间:2016/04/07 00:00:00  浏览次数:2687  
字体大小: 【小】 【中】 【大】
修宝瓶气之前,要做“九节佛风”。
  以前讲九节佛风都是先由右鼻孔吸气,然后再左鼻孔出;再左鼻孔吸,右鼻孔出;再两鼻孔吸,两鼻孔出气的方法。刚开始做时,控制不了那个鼻孔吸,故用手指来帮忙,也就是右鼻孔吸气时,可用手指头堵住左鼻孔,然后吸进来作旋转,吐气时再移转。这样练习一直到能用意念控制左右鼻孔时,就可以不用手指了。
吸气时,观想白光进来,白光代表一切宇宙清净的风,可观想是三千大千世界一切清净的风,然后吸进来,在你的身上脐下丹田部位作旋转,然后呼出黑气业障,这是风息的练习。做完九节佛风一遍、二遍、三遍,最后才把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的清净风全部吸入你的身体之中,然后闭住气不要呼出来,不呼出来就变成了宝瓶气。不呼出来时,就等于所有的风在身体里面做一个运转。这时五轮都要转,也就是眉心轮、喉轮、心轮、脐轮和密轮全部都要转,跟着风息在旋转,这是宝瓶气的基础。
当你吸进来的风由上到脐轮时,要吞一口口水 ( 津液 ) ,为什么呢 ? 是因为要滋养五轮和使其气通过中脉。这是一个重要的口诀。闭气在身体内运转的时间,愈久愈好,一般来讲经过长久练习,你闭气的时间就比较长,开始时比较短,以后就愈来愈长,由九节佛风引入宝瓶气。所以,平时没有做九节佛风,要想马上做宝瓶气,在观想上就不会很熟悉。如做过九节佛风就知道气怎么样引到脐轮,也知道吸一口气怎么循环,怎么出去。
做九节佛风和宝瓶气时的呼吸都不能用口,完全要用鼻子。因为只有用鼻呼吸,才能使气进到中脉,用口呼吸则不能。以前有人讲,吐气时要和箭一样,就是气呼出去很快,叫“箭息”,其实,这是不对的,箭息多了,将来就会折寿短命的。所以九节佛风和宝瓶气的呼吸,都是要很慢的,都要“细、慢、长”,而且要用意念来引导这股三千大千世界的风息,在身体里面体作旋转,转动身上的五轮。
我们在一呼一吸之间,要做如何观想呢 ? 每当吸一口长气时,在意念上总是要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的功德充满全身,所以这个力量是很大的。当你呼出一口气时,观想把所有的一切都化为“空性”,变成完全虚空的状态。这口气应用得好,就可以即身成佛,假如这口气和平常人呼吸一样,那你还是凡夫。所以内法修气完全是做“气上的功夫”。
  宝瓶气的闭气时间最短也要使气停在身体内二分钟,甚至半小时到一小时。
  修宝瓶气的手势有二:一是双手按在膝盖上,大拇指在外,就是能够引气到那里比较容易;另一个是大拇指在内,就比较能守住气。在密教里修宝瓶气要先动五轮,这里讲的都是很秘密的。其要决是:双手先拿住大脚趾,猛动身子,向右三下,向左三下,前后再三下。身子在转动时,气都是在身子里面中呼出来,完全是闭气,没有呼吸的。当你吸一口气做宝瓶气,然后观想五轮转动,气在身体里面转,是由眉心轮向下移动的,直到喉轮、心轮、脐轮、密轮。气到哪里,意念就到哪里,轮就动到哪里。当你吸一口气,把意念集中在眉心,气就在眉心,当意念在喉,气就在喉,意在心气就在心,意在脐,气就在脐,意念在密轮,气就在密轮,而且气随着意念马上到那个地方凝固。你能够感觉到气随你的意念在游走五轮,就算你的宝瓶气有了初步功夫。五轮转运的方向:只有脐轮是向左转,其它眉间轮、喉轮、心轮、密轮都是向右转的。
  身子前俯后仰都要 45 度,是起什么作用呢 ? 当后仰时就感到身子直起来了,觉得身上的脉都被拉住了,这样就把中脉拉直了。 ( 中脉本来是不直的 ) 。右转左转各三下,都要转到 90 度,又是起什么作用呢 ? 是带动五轮全部转动,这一转就把气逼入中脉了。
  在做这些动作时,都是要“闭气”的,这九个动作一直做完,都是不呼不吸的。只有闭气才能把气逼进中脉,这是一种“气”的功夫。宝瓶气讲开了很简单,重在实修,因为闭气功夫,闭得愈久愈好,至少两分钟或半小时至一小时,这是要靠久练而得的。
  开中脉要靠宝瓶气和拙火升起,运入中脉才能开中脉的。中脉开了自己会知道,它有十相:如看到烟、看到火焰、看到光明、日轮、月轮、看到阳焰、看到无云晴空、看到明体……外法相应了,内法修成了,中脉能够通了,五轮全部开了,就能看见“明体”、“光明”佛菩萨本尊都在里面。到时运用“提”法,将明点运送到本尊心中。
  为什么要本尊法相应了,才开始修宝瓶气呢 ? 这里就很明白了。如果本尊没有相应,本尊不明显、不坚固,明点往那里送呢 ? 明点通过中脉送不到本尊心中,又怎么成佛呢 ? 如果明点离体找不到本尊而不能回来的时候,人就死了,这是很危险的。
  宝瓶气原来是不公开的,现慈悲众生,全部讲完。本尊法相应了,就可以开始修宝瓶气,以后求内法灌顶。(莲花锡福)
       另一版本的宝瓶气(供参考)

      初机行者或老参们色身内气没有进展,已好几个月或好几年,未见有成就,就要多练习瑜珈,现在来练瑜珈。一般而言,瑜珈师可以潜在水中好几个小时,他不用呼吸,这就是宝瓶气的作用,我们引用这个道理,来练不呼吸的宝瓶气法。打坐要能精进,和丹田内气、蕴气是有很大关系的。

      一、丹田纳气后练宝瓶气
      现在以单盘或双盘都可以,自然安坐就好,开始的时候,用鼻子吸一口气,小腹自然微凸,然后闭气。
      心先观想着丹田,闭气后要保持闭气的状况,能忍受多久就忍受多久。
      在忍受到最极限时,心告诉自己:把眉头放开,把全身放松开来。之后,你会觉得很奇怪,怎么又可再撑下去一些时间呢!这样又是20、30秒过去了。
      因为我们的体性,本来是不执着这色身的,不执着的话,就能超越我们的体能极限,当感觉到闭气闭得不能再闭时,记住要把全身放松,把身体放开,把皱眉头的心放开。
      老参从开头就不会去守这色身的,气闭住后,随时间的过去,自然的在闭气中,这是正确的做法。
      才开始学打坐的同学没经验,开始也许是30秒、40秒就忍不住了,这时要把自己的心、身放开、放松,心一放松,反而会觉得坦然,确实可以再忍耐一下子的!若真的受不了时,就偷偷的吸一点点气,然后再继续闭气。
      这类似于宝瓶气功法,由丹田发起的气,慢慢会充满整个色身的。而主持者要拿一木鱼,发令要同学用鼻子吸满一口气,小腹微凸,闭气。再开始敲打木鱼,直至100、150、200、250下,依学生的境况来决定要敲打木鱼的次数。功法停止后,要大众调息,把呼吸调顺。调息时,呼气、吸气要粗、要重,用力的吸进来,也用力的吐出去,把刚刚缺的氧气补回来。
      刚一开始发动时,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,若觉得丹田比较轻松,比较空洞就是好现象。行法时要注意身体放松,忍受的心把它拋开,全身放松,把里头能觉知的心放开,不执此色身,紧皱眉头的心也要松开,如此身体才会舒服,也可以再忍受下去。如果连30下(木鱼声)都没办法忍受的话,表示丹田没有气机,还差太多;若可以忍200下以上时,你是很有可观的成就。

      二、丹田小腹气吐尽后练宝瓶气
      先把丹田的气吐光,应在气吸满后再把气吐光,小腹慢慢的往内缩进去。
      小腹缩到最里(靠背)时就闭气,心仍应观想着小腹,心系缘在小腹。
      随着木鱼的声音,时间一秒一秒地过去,在闭气之间,丹田有成形的人,小腹部位会慢慢扩张,扩张到身体小腹像充满了气一样,亦即有如自己吸满空气一样。
      这是什么现象呢?没有呼吸怎么会有气胀满呢?什么东西使丹田膨胀气呢?是从内在的真气诱导而入丹田,才会感觉身体小腹充满着内气。
      丹田不是靠外来的空气来充满,而是靠身体里面本就有的真气,真气聚集在丹田时,小腹就会胀满。人的皮肤也会呼吸,也会进气,所以在运用宝瓶气时,不要额外吸进来外面的空气的。
      如果能够在木鱼敲完时,小腹就已胀满真气,那表示你的丹田已经成形、出现了。
      若行法时,闭气闭到不能再忍受时,要记得放松,放开那个执取身体的觉知心。
      若内气要通过喉咙时会诱发咳嗽,但尽量不要让它咳出来,真气才会顺利地通过喉咙部位的「十二重楼」,若让其咳出来时,真气就会岔掉了。
      如果做完功法,头部很胀,表示丹田的真气已经扩充到头部了。最后要化解掉头内多余的真气。
      如此重复上述功法,让同学练习3、4次为佳。
 
      身观念处
      阿弥陀佛.
 
       摩诃布瓦
在观察思惟身体中,你可以考虑内在或外在的身体,端视情况和何者较易进入心意而定。“内在的身体”是指你自己身体的每一部分,“外在的身体”是指别人和动物的身体,“身体中的身体”是指身体中的任何一部分。对于运用辨识智去观察思惟身体并如实地认识它们的人而言,所有的这些事物都会呈现出它们本身是恶心而吓人的。里面和外面,内在的身体和外在的身体都一样,全都共有相同的特性。它们永远必须予以洗濯和清理——因此对世间上的每一个人而言,照料身体就是一项经常的责任。那些用来照料身体,让它活着而能见人的东西,都是全世界最畅销的商品。
对身体观察思惟,以便用辨识智清楚地看透它的起始、需要、活动状况,就是切断心里忧悲苦恼之泉的方法——因为即使一座高耸入云的硬岩大山也未能重压心意造成苦恼,但是积蕴(中译注:五蕴的积聚)——诸如物质的积蕴或身体一直压迫,并增加心意的重担,弄得我们无法卸下它们,相关于积蕴的苦恼之事因此集中于肩负它们的心意之上。因此,掌理积蕴的心意,必须对积蕴得到全方位的了解,包括好的和坏的方面,以便于顺利地和愉快地管理它们,不至于永远被它们虐待。
正常地,积蕴整天在利用我们,我们所做的每一个举动都是为了它们。如果心意能够从对积蕴的了解中找到一条出路——即使它仍然肩负它们——它就能在一个适当的位置上与它们竞争,而不必要负担所有积蕴的苦恼和伤痛。同时,积蕴的苦恼和伤痛也不会开店把它们的痛苦卖给我们。因此那些用辨识智观察思惟积蕴以便看清它们优缺点的人,就不是注定要肩负积蕴的痛苦——除痛苦之外再也没有什么。他们一定会找到一条路来减少并解除他们心里的紧张和压力。
在观察思惟身体时,为了你了解上的需要,你必须重复地观察思惟它,一次又一次的,而不是由你的懒散来决定——直到你真正地看清楚身体就是身体而已,绝不是有情、人、我或其他的。这就叫做观察思惟身体做为参学的架构(中译注:身观念处)。
至于感受,心意和法相,你应该知道它们都呈现在这个相同的身体,但它们的特性有些不同,所以它们的名称才有不同。你务必要弄清楚这一点。否则,四个参学的架构和四圣谛将会变成痛苦的因缘——忧伤和疑虑的来源——当你正在修习的时候,因为你混淆了这些法相的始末之处。
摘自《四念处》
摄心殊胜
阿弥陀佛.
 
寂天著 如石译
迨及众亲友,伤痛且哀泣;四人掮吾体,届时赴寒林。
无亲亦无怨,只身隐山林;先若视同死,殁已无人忧。
四周既无人,哀伤或为害;故修随念佛,无人扰令散。
等断了气,亲友都围绕着我哀伤哭泣,有四个人前来扛起我的遗体,那时,我将被送往寒尸林去抛弃。既然如此,为何不及早上那儿修行?
所以我应该先设法离开亲友和怨仇,独自一人隐居到寂静的山林中;如果亲友们认为我消失人间已久,那么纵然死了,也不会有人为我伤痛哀愁。
再者,临终的时候,身旁既无人痛哭或前来伤害,所以当我修习随念三宝等正法时,就不会受到干扰,使我分心散乱。
摘自《入菩萨行》

闭气(西藏人把它叫做"宝瓶气"):有明显的退火作用,对于平常火气太大的人颇有帮助。


四肢若缺氧,四肢便会感觉无力;大脑若缺氧,脑力便会变得迟钝不灵光;心脏若缺氧,胸口便会觉得闷,变得心胸不开朗,因此也快乐不起来。德国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瓦伯教授发现,当人体组织细胞中的氧含量低于正常值的65%时,缺氧的组织细胞就容易癌变。所以要维护健康,强化肺功能是第一步工作。肺是人体最大的内脏,欲治病强身,须先把肺强壮起来,强化肺功能的方法如练深呼吸、慢跑、爬山、游泳都可。但练"宝瓶气"效果最直接、最快,对于治疗百病都有辅助作用,其重要性甚至超过中药。原因在于它能在四五天内迅速提升、加强人的肺功能。全身细胞获得充分的氧气之后,各部门的组织、器官、五脏六腑、四肢百骸,就可以正常地运作,不容易有缺氧的情况产生。


1、最简练法:吸一次气闭住,等到受不了之后不马上呼出,接着吸第二次,使肺部更加饱满,此时可继续闭气10秒或20秒,受不了之后又可接着吸第三次,继续闭气,总共吸几次本无限制,原则是吸到不能再吸,闭到无法再闭,最后才由鼻孔呼出来。此法可使肺部之空气极尽饱满,无一肺泡不充满空气。

 

2、进阶练法:先吸饱一口气,然后用手指压住一个鼻孔,用力将肺中空气从另一个鼻孔射出,射尽后立刻再吸满一口气,接着再压住一个鼻孔,再将肺中空气射尽,如此反复,共三吸三射之后,肺中空气尽出,即开始停止呼吸,大约经十秒至二三十秒之后,全身会觉得非常难过,此时可以轻轻吸一口气,然后再闭气,闭气一段时间之后,全身又难过起来,这时不可呼气而要接着吸第二口,然后再闭气。如此只吸不呼,大约分段吸气三至五次之后,就无法再吸再闭,这时只好将空气呼出,如此就算练了一下"宝瓶气"。

3、最讲究练法:以鼻孔吸气吸满,然后停止呼吸,接着收紧腹筋,使肚皮尽量贴向腰脊,下巴压住脖子,但脸要保持朝向正前方,头不可向下俯。此时胸部自然鼓起,横膈膜自然往上提,两肩亦稍微向上耸。闭气一阵子后,自觉难以忍受,不可呼气,但可以再继续补吸三四下,使肺部极尽饱满,若能保持60秒不呼气则效果较佳,至少须闭15秒才有效。

    注:虽然说闭得愈久愈好,但也需用渐进法,才不会太辛苦。没有练过此法的人,起先会很不习惯,很难受,感觉头部胀胀的,有人会晕,有人隔天胸部会痛,这些现象都不用害怕,几天后就会习惯。若每下能60秒不呼气,每天只要练3下就够了。一般慢性病的患者每天至少练一次,有时间的练两次。成人每次练十下;小孩每次练三下。  


下一篇:九节佛风
文章评论
发表评论:(匿名发表无需登录,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。) 登录状态: 未登录,点击登录

copyright © 200912/20-永久 窦预空(窦网)版权所有 互联网信息服务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备案/许可证编号为 :粤ICP备18025288号-1 手机版 英文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