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1)盘坐,左手置于肚脐前,掌心向下,右掌心放在左掌背上,右掌大姆指贴住左掌合谷穴按在左掌心。身体笔直,全身放松。自然呼吸…
(2)观想脑前有月光,洁白无暇,顺其自然,忘我景界观照…光越来越白,越来越亮…
(3)脑前的白光从天眼缓慢进入前半脑,不停的观光…前半脑的光如果有暗淡,就从天目如箭般射出去…
(4)再观脑前白光,洁白无暇明亮了再缓慢进入前半脑…暗淡了再箭般地射出去…如此反复进行。(5)白光越来越强烈…最后我和白光融为一体,无我境界…
【内景返观法(回光返照法)】
“坐忘法”有了一定根基后,不将较大片光色与自身融为一体,而是继续在外象光色下观照下去,以后再守住白光中心,久之,如月光之自会逐渐浓缩,最后小至微如芥子,其光晶莹透亮而不耀眼,祥和平静。此时,即可用意将此虚幻圆物拔之,使其呈“自然游动浮离”状态,然后将其慢慢引导,从神阙穴缓缓入黄庭(位于神阙之内,命门之前,膀胱之上,小肠之下,身体中线处。具体部位又因人而稍有异。不明位置者,其光球至彼处不动,即其正处所)。行动意领时,意念要强,要虚,要微,切不着意发力;气息要自然顺畅,细匀,绵绵。至此功候,则可每次坐功时引人黄庭,守住黄庭部位宜使之归元内剑,继则引领其光球可上可下,可照头亡头,照身亡身。亦可引领光球返照观察五脏,即光球由黄庭所发,内视五脏之逆向传递。即按五脏相克之逆道,由黄庭入肾之火门,经心过肺人肝至脾再还肾之水门,继再循肾之火门之心……;如此周流沛转,其路线如倒立之葫芦。图88。其时尽可内视见已之五脏生成及形状。意念仍以平淡无奇而视之。亦可引光出黄庭,经日月穴(左日右月,神阙穴旁开3-5分处)变两条路线,沿足三阴经下足,继将光球由涌泉穴从内出外,两足如分踏二“水晶球”,久之自可视涌泉穴下如踏日月(圆形)“风火轮”之物状,练片刻后,再回收入辘轳关,返归黄庭后,化为一点,继收黄庭后,再行收功。
【意念】姿势调好,呼吸调匀之后,集中意识,双眼微开一隙,此称一线观法;或轻闭双目,称为闭目观法;或双目开睁自然,称开眼观法。视线皆向下成45度角向两膝之间或两膝间稍前,即旧说的“牛眠之地”,默默地观照那一团地方,即不松,不紧,不盯,不管闭目或睁眼,均不能视地。此时可见有色之光。因每个人的潜在机能不同,见光也会有快有慢。在观“牛眠之地”时,虽然那地方空无一物,但在入静的状态下,会很自然地反应出脏腑气脉的盛衰情况,大约分为青,赤,黄,白,黑五种颜色。每人的气脉阴阳不同,所视之色亦有区别。大多数人先看到“蒙蒙如雾”的淡淡白光,或间杂出现如天空星际闪烁的小小亮点,或观见各种颜色变幻。五色之中以白色为纯正,紫色为吉正,金光为高正。久久锻炼,各种颜色退尽,只见白光,由淡雾状逐渐进入到“月光皎洁”的景境,仿佛中秋明月悬照眼前下方。继将意念集中与远处合而为一,遵“光即是我,我即是光,光我合一,我光不二”的默念口诀,则自觉皓月当空,遍体清凉,爽意神怡,烦燥顿消,宠辱皆忘。此时已至清净境界,但尚未人清静境界。继续练下去,则连皓月当空的感觉也不复存在,自身,天地皆不存在。此为坐忘阶段,亦为清静境界之初步。
【收功】何时不想练了即可收功。收功时,双目微转,微摇头颈,次则微动几下肩,手,然后叩齿36次,鼓漱津液36下,分3次缓慢吞咽以意送下丹田,再慢慢睁开眼睛,以使集中的心神分散,可以用手按摩一下头和脸部,最后再下坐走动或散步,或拍打几下腰腿部。高血压患者可用指尖沿头前部向后捋划,止于风池穴,风府穴或项下。